当前位置: 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法治南通

南通海门:“三向发力”激发援法议事新动能

来源: 海门区委依法治区办 发布时间:2024-01-12 字体:[ ]

南通市海门区持续创新援法议事新模式,从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参与渠道三个方面发力,切实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合力转化为援法议事新动能,做实乡村治理“好”文章,让人民群众幸福满满。

向下扎根,党建引领,组织搭台,织密援法议事“一张网”。海门区坚持由党建引领援法议事,搭建“1+3+N”援法议事模式,依托村居(社区)党群工作站,每月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协商议事,通过“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干事、大家评事、公开晒事”五事工作法,把议事会开到农家门口,让群众决议村级事务,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海门区悦来镇由村党总支发起,组建“悦来悦好悦月评”说理团,由“老党员、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本地乡贤群体担任评议员。目前,全镇援法议事场所、标识、活动实现全覆盖,依托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驿站等场所设立群众评议点108个,充分架起基层治理各方主体的法治沟通桥梁。

向融聚力,健全机制,多方联动,拧紧援法议事“一股绳”。海门区委依法治区办先后印发《海门区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援法议事”全覆盖的通知》。积极推行“公共法律服务+网格”运行模式,探索建立“网格+调解”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全区969个综合网格为骨架,聚合放大基层组织力量,组织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进入网格,构建覆盖全域的法律服务网,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诉求在第一时间及时响应、快速处置,实现倾听民声“零距离”、解决问题“一对一”、化解矛盾“共担当”。海门区常乐镇援法议事站点融合综治网格,在25个村居89个综治网格内搭建“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共计开展活动上千场,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6起,调处成功率达97%,真正成为群众意见的“收集站”、凝聚干群的“加油站”,串起基层治理“万根线”。

向精提效,拓宽渠道,畅通诉求,凝聚援法议事“一条心”。探索推进“援法议事”进小区工作,通过把小区居民群众“请上来”、法律顾问“走下去”,形成援法议事民主化、解决问题快速化、入户调研常态化、协商成效显著化、群众评价口碑化,真正做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满意度和获得感。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率先试点推进“法治小区”建设,聚焦居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依托“援法议事”平台,组织复兴新村、金色维也纳两个小区共开展援法议事活动6次,成功调解100多次矛盾纠纷,有效推动解决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遗留问题、电梯加装等一大批基层治理难题,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现为民服务“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