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海安“12345”弹好普法与依法治理协奏曲

来源: 海安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0-02-07 字体:[ ]

2020年,海安市司法局着力以法治社会建设为统领,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精准化、项目化、体系化、专业化,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氛围。

坚持“一个统领”。以法治社会建设统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刻把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将普法依法治理融入基层实践,着力在构建权责明确的法治政府建设体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多元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德法并进的社会心理引导体系、渠道畅通的群众诉求表达体系、共建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等方面创新探索,在服务社会治理实践中彰显普法依法治理的价值。

落实“两大责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标准化引领、目标化考核,推动普法责任“落地见效”, 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基础,推动形成“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常态化组织好电台、电视台、海安日报的法治节目、法治栏目。以融媒体为依托,加大法治新闻传播力度和法治舆论引导力度,适应媒体变革的潮流,构建广为覆盖的宣传体系。

聚焦“三大重点”。在普法对象上突出重点,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司法等公职人员的学法用法,研究出台《社会青少年法治教育指导办法》,主动适应社会公众学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民生方向,全力抓好不同层次的普法教育。在基层治理上突出重点,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为载体,服务乡村治理的难点、民生需求的热点,以城乡网格线、法律服务线、执法司法线为支撑,构建网格化普法治理新路径。在法治文化上突出重点,突出社会组织培育,强化法治文化产品供给,推动“一镇一村一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基层法治文化活动,举办第十六届法治文化节,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推动形成“以法治文化节为标志、以法治文化阵地为依托、以法治文化活动为引领”的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文化建设机制。

实施“四大行动”。实施服务大局聚焦行动,围绕污染防治、脱贫攻坚、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 ”以及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领域,主动跟进,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向深度发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将普法依法治理融入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着力在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等领域提供产品供给;实施文明共建融入行动,持续深化“文明共建·法治同行”三年行动,将普法依法治理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道德的引领和评价功能,推动文明共建、德法同行;实施网格普法深化行动,主动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将普法依法治理延伸到网格,把脉宣传盲点、服务难点、办事堵点,用法治规范社会行为、用德治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推动推动法治惠民。

推行“五项举措”。高定位组织“七五”普法考核验收,锁定“七五”普法全国先进目标,对标对表,全力冲刺,认真做好重点对象学法、法治文化建设、基层法治实践、成果展示等各项工作;高质量抓好工作调研,适应机构改革新变化,立足普法依法治理的体系、机制研究,找准工作的切合点和发力点,为新一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基础;高频次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具体细化月度、季度工作,序时推进,确保月有主题、季有载体,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向实处发力、向深度拓展;高标准实施协同创新,发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增长点,着力在基层治理、部门联动、法治文化等方面选择重点部门、基层村居探索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协同创新项目,打造新特色、形成新亮点;高效率强化组织推进,主动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邀请政协委员视察指导。强化部门协作,整合资源,落实季度项目查评、考核激励等,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常态化落实、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