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9 15:11 累计次数: 字体:[ ]
建议/提案提出者: 殷蓓 建议/提案号: 第187号
标题: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建议/提案内容: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南通对外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在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法律服务机构、涉外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市涉外法律服务业快速发展,对促进我市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工作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健全、我市涉外法律服务业的竞争力还不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还不多等问题。现建议如下:

一、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联系机制,由市司法局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定期研究解决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相关工作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制度,积极为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对外经贸发展动态和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信息。健全完善扶持保障政策,对涉外法律服务业在行政审批、信息咨询、市场考察、出入境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

二、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指引,规范涉外法律服务执业行为和管理。加强律师事务所自身能力建设,努力研发更有竞争力的涉外法律服务产品,探索新型涉外法律服务模式,推动网上法律服务与网下法律服务相结合。推动我市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作,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鼓励律师事务所承接跨国跨境业务,支持并规范本地律所与境外律所开展业务合作和交流研讨。

三、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库。加快培养或引进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力发展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在政府外事、商务等涉外部门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事务部,涉外企业根据需要设立公司律师事务部。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根据政府、企业不同需求,提供优质涉外法律服务。

承办单位: 主办: 南通市司法局 协办: 南通市外办、南通市工商联
答复日期: 2022-08-09
答复内容:

殷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协调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工商联等有关单位,明确责任,细化举措,认真办理建议。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对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展,“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合作成效显著。为依法维护我市涉外企业合法权益,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要求,以通商海外法律服务中心为支点,不断推进多元化海外维权平台建设,构建涵盖全球主要城市的国际商务法律服务体系,为“走出去”的企业和自然人提供多元化法律服务。一是多方统筹,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按照“五个有”标准建设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建立由司法行政、外办、侨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会同海内外警侨联动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中心等载体建设多元化海外维权平台,运用北京市盈科(南通)律师事务所海外远程视频项目,在境外等地设置了海外联络点,开展法律咨询、商务协商、律师调解等在线法律服务。共为涉外企业和公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52件,化解各类涉外纠纷110余起,发布预警提示30余次,广受“走出去”企业和公民好评。二是多点发力,涉外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我市律所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目前,我市共有百人以上所3家,实现行业规模与经济水平协同发展。探索多元化涉外法律服务模式,组织全市多家律所组建法律服务联盟,建立“南通市涉外律师人才库”,目前,共有5名律师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名册,7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人才库,1名律师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1名律师入选市级涉外法律人才库,为服务保障南通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多元供给,服务保障涉外企业健康发展。指导海安等地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为引进的涉外领域紧缺型律师人才提供10万元/人的奖励资金。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法企同行”“法治体检四进四送”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在境外设立、投产、经营全过程提供全链式法律服务。鼓励指导涉外企业成立律师事务部,开展公司律师与执业律师工作交流活动,加强公司律师与执业律师业务交流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实现“1+1>2”的效果。

近年来,南通迎来国家战略叠加交汇发展机遇,“一枢纽五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战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既是发展需要也是现实需求。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积极落实代表建议,协同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工商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着力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建设:

一、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机制

落实《关于推进海外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的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对接联动机制,协调发改、商务、外办、工商联、贸促会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形成沟通顺畅、行动协调、工作联动的良好局面,推动我市海外法律服务中心更加规范运行,更高水平发展。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海外法律服务中心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了解掌握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建立海外项目或商会建设的政策扶持和信息共享机制,帮助海外法律服务中心落地。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帮助中心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确保规范管理、健康运作。

二、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水平

积极发挥指导、引领作用,推动我市律师事务所通过人才引进培养、跨区域合作等方式提档升级,不断拓展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提升我市律师事务所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水平。提高涉外业务的参与度,组织涉外法律服务专家团队对“中国制造2025”和自贸区建设等发展战略的研究、解读,研发相应法律服务产品。统筹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联合公证、调解、工商联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纾困解难促循环”“律企直通车”“法企同行”“小微企业大走访”等活动。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法律服务效率,加快“企通法”法律服务智能化平台研发上线,积极运用“崇法指南”抖音号开展线上普法和法律咨询,将法律咨询、法治体检、普法宣传等传统法律服务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宽普惠”式法律服务。

三、强化资源储备,蓄能蓄势涉外法律服务发展

推广海安等地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做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为涉外法律人才引进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建立涉外律师事务所库和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组建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常态化举办江海英才计划之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助力青年律师成长,为我市涉外法律服务储备人才。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高等院校、法律实务部门、涉外企业的合作,探索设立专门的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逐步构建起以涉外法律业务为主线,覆盖专业知识、执业技能、业务能力、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培训体系,建设一支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队伍,为中企“走出去”、外资“引进来”护航,助力南通营造一流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