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36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07 17:54 累计次数: 字体:[ ]
建议/提案提出者: 何恒华 建议/提案号: 第636号
标题: 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36号建议的答复
建议/提案内容:

关于加强新时代法治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进入新时代,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法治宣传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法治宣传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当前我们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法治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群众参与度不高。普遍农村群众认为违法的事离自己很遥远,认为忙生产、抓经济才是自己首要任务,在组织学法普法活动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目前,我们尚无学法的约束措施,组织学法难度加大,参学率难保证。

二是宣教单一性普遍。就目前而言,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多采用法律法规宣讲、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法律法规宣传相对传枯燥,参与群众认真听讲、主动学习宣传标语、宣传单不多,影响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是普法责任制不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没全面落实,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各部门参与的力度和频次还有待加强,从“要我普法”到“我要普法”的工作理念还未能完全转变。

四是阵地成效性不显。虽然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均在大力推进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但是由于资金缺乏,设计理念陈旧等原因大多数法治文化阵地仅仅满足于有,能够应付上级检查,但其实际利用率和效果达成率基本上是微乎其微。

二、今后的工作探索和建议

1.以普法规划为引领,扎实推进“八五”普法重点工作。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进一步加强全民普法工作,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2.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纳入机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工作,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主线,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群体分类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实现精准普法,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4.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驱动,持续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发挥“三官一律”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加强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优势,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社会联动、互动共治、群众共享的全民普法格局。

5、以发挥法治文化阵地成效为目标,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管用一体化工程。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法治教化作用,大力提升法治文化阵地的影响力,实现以法育人、法治惠民的初衷。

承办单位: 主办: 南通市司法局 协办: 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
答复日期: 2023-10-17
答复内容:

何恒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治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所提的扎实推进“八五”普法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发挥“三官一律”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管用一体化工程等建议也是我局正在研究开展的工作,对我们加大力度提升普法与依法治理水平很有启发和帮助。

近年来,南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系统观念、整体思维、创新理念,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有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转型升级。“法律明白人”倪伯苍先进事迹获省厅张晓伟厅长批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三强三画”模式入选司法部法治宣传工作指导案例,全国仅三个。

一是突出高定位,不断提高新时代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市两办联合出台《“法韵南通”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意见》,抓牢“一个统领五大工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实施法治文化研究传承领先工程、作品创作优质工程、阵地建设样板工程、惠民活动满意工程、实践养成示范工程),构建“崇法、崇文、崇则、崇安”的法治社会建设体系,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二是突出强联动,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根据各机关的普法责任、年度重要节点等发布普法责任清单,确定并完成普法联动事项59个。向市教育局、总工会、金融管理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等部门发送普法提示单47份,要求加强防“校园欺凌”法治课堂、劳动用工风险提示、防非法集资宣传等,实行事前提醒、事中跟踪、事后督办,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法润江海 净网汇通”网络普法联盟启动仪式、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等活动40余场次。联合市人大率先开展地方性法规专项履职评议,形成“一标两专三评”评议体系,省厅简报进行推广。市人大专题组织对“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视察,走访启东市海复镇和东海镇“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开展集体评议。实施“一地一品”普法依法治理品牌建设项目,重点打造海安法律明白人“建、育、管、评”星火燎原工程、如东沿海普法“驿站”、通州乡贤法治文化等十个品牌,帮助和指导妇联、市教育局等部门打造“星星点灯法护万家”“崇德尚法”好少年双百评选等普法品牌10余个,大力推动特色品牌发挥整体效应、规模效应。聚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打击传销、环境保护等主题宣传活动220余场次。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企业“法治副总”机关服务团,明确“法治副总”工作职责,定期开展法治进企、法治体检等活动,全市22家涉企机关部门近200名机关干部参与,助力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建设。部署开展“乡村共富路 法治来守护”八大专项行动,推动“万本法律书籍入网格、千场普法宣讲进村(居)、百场法治汇演下镇(街)”。

三是突出亮品牌,打造“法韵南通”“主阵地”。结合南通江海文化特色,融合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擦亮“法韵南通”品牌效应。紧跟南通长江生态主题公园和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10个示范段的建设节奏,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沿江沿海“百里法治文化长廊”初步建成,新华日报交汇点平台、学习强国、《江苏法治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打造百姓身边的学法阵地,依托市总工会328家“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建设“法治服务站”,开设100家“律动江海法约三市”法律服务集市,让广大市民就近享受到法治便利服务。联合市公交公司在主城区460个公交站台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国家安全、疫情防控、民法典等宣传内容。海门联合邮政公司开启“法治邮路”,借助“普法信使”邮递员、遍布乡镇的35个“法治驿站”邮政网点,打造普法绿色通道。

四是突出强融合,畅通基层治理“主渠道”。创新深化普治融合机制,通过多种实践路径,引导多元主体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基层治理。将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列为全市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市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目标和创新发展考核内容,新增培育法律明白人5000名,建成海门区常乐镇“杨大姐工作室”、启东市东海镇“沈萍网格微家”等132个“法律明白人”特色工作室。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村商业银行共同推出18项“通晓法”优惠帮扶政策,向1.81万名法律明白人赠送“通晓法”法律明白人团体意外保险,最高保额达1.8亿元,激励全市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法治实践。通过统一身份标识、发放证书和徽章、张贴宣传海报、编发优秀法律明白人工作感悟,依托南通电视台“三言两语解疑惑”“法治微讲堂”等栏目开设法律明白人专场等方式,扩大法律明白人群众知晓率。

下阶段,我局以持续深化“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工作理念,摸准需求、精准施策,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计划,加强普法依法治理队伍建设,提高普法依法治理队伍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工作理念,摸准需求、精准施策,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普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压实普法责任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行“谁执法谁普法”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普法重要工作提示单、普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报告书、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两书”制度,制定发布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实施不同主题的“谁执法谁普法”专项履职评议和年度履职评议,探索开展现场执法观摩、普法比武、典型案例现场评析等特色活动,压实各单位普法责任。

三是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以南通五山景区、海安青墩文化遗址、如皋水绘园、海门张謇纪念馆、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通州开沙岛旅游度假区等为中心,建设江海、乡村等不同主题法治文旅精品路线,力争纳入“南通好游”旅游项目。全面推进“爱心法治服务站”提档升级,开展“律动江海 法约三市”建设,在全市公园、楼宇、街道乡镇等场所设置100个公益法律服务早市、午市、夜市“集市点”,有序推进律师、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资源全天候在线。积极参与“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法治文化特色园”创建评选。开通“法治号”地铁专列,打造地铁法治文化宣传线。